血液这个时段最黏稠,此时多喝水,或有助于稀释血液、疏通血管

  • 首页
  • 小贤17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栏目分类
    你的位置:小贤17 > 新闻动态 > 血液这个时段最黏稠,此时多喝水,或有助于稀释血液、疏通血管
    血液这个时段最黏稠,此时多喝水,或有助于稀释血液、疏通血管
    发布日期:2024-12-21 01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70
    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    血液黏稠,这一看似不起眼却潜藏巨大风险的生理状态,正逐渐成为现代人健康路上的隐形绊脚石。

    它不仅影响着血液的流畅性,减缓了养分与氧气的输送速度,更可能诱发血栓的形成。

    5个信号提醒你血“稠”了

    1.晨起头晕

   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在早晨起床后,往往会感到头晕不适。

    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,身体水分通过呼吸、排汗等方式散失,血液相对浓缩,黏稠度增加,导致血液循环不畅,大脑供血不足。

    2.视力模糊

    血液黏稠度增高时,血液不能为视觉神经提供充足的营养,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,出现暂时性的缺血症状,可能导致视力模糊或眼前发黑。

    这种情况通常会在快速站立或突然移动时更明显,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中更为常见。

    3.胸闷气短

    血液黏稠度高会增加心脏供血负担,使心脏获得的血液减少,导致心肌缺氧,进而出现心慌心悸、胸闷气短、胸痛等不适感。

    特别是当进行下蹲等活动时,由于腹压增大和回心血量减少,胸闷气短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。

    4.蹲下呼吸困难

   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,就可能是血黏稠引起的。由于血液比较黏稠,蹲下的时候,流到心脏部位的血液会变得不顺畅,血液循环不足,无法供给肺部以及脑补,从而出现蹲下呼吸困难的状况。

    5.午饭后易困

    正常人午饭后也会感到困倦,但尚可忍受。

    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通常在午饭后马上就犯困,有的甚至立即需要睡一会儿觉,否则全身不适,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。

    如果睡上一会儿,精神状态就会明显好转。这是因为午饭后血液循环在加速,血液粘稠度高的人,大脑血液供应不足。

    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?

    早上7点到9点。

    这个时间段是人们刚起床之时,身体即使在夜间休息时,新陈代谢仍然在进行,就会导致水分流失,血液就会变缓变稠,慢慢的在起床时达到最黏稠值。

    一杯“救命水”的5个标准

    1.白开水:白开水是目前认为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,清洁无菌,煮沸后水质和水硬度得到改善,保存适量矿物质,是最经济的健康饮品。

    2.与体温相当:水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,与体温大体相当即可。喝过冷的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,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,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。

    过烫的水也不推荐,因为高温度的水进入食道,易破坏食道黏膜,甚至增加食道癌风险。

    3.小口慢饮: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,增加心脏负担,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下去,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。正确的喝水方法是,把一口水含在嘴里,分几次徐徐咽下。

    4.水量适量:一般建议喝200毫升左右。如果身体本身就患有肾脏疾病或某些代谢性疾病,则应遵循医生指导,以免给身体造成负担,加重原有疾病。

    5.喝水时间:建议在睡前一小时、清晨醒后、起夜时可适当补充水分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美国对DeepSeek下手了